宪法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
一、宪法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立国的法律基础!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遵守法律、规则、条例、甚至各项政策法规都是遵守宪法!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独一无二的身份证,身份证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无论你上学、就业、购置房产,登记养老保险,甚至租房子等等,都要用到身份证。既然身份证体现的是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那我们与宪法就息息相关了!
二、为什么宪法在我们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法是立国之本。宪法是根本大法,是“万法之本”,无宪不成国,无国还有生活吗?
2、一国之法律都要参照宪法而制定,违宪无效。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不可替代。
三、82宪法与54宪法的区别?
区别就是哪个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啊,有了第一的意义就不一样了,而且可以根据82和54的区别说说82的进步啊
四、近代宪法与现代宪法的区别?
这个是以时代为标准划分的。近代宪法与现代宪法的分水岭是1919年《魏玛宪法》。
现代宪法比近代宪法更加完备,宪法的四大部分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国家的标志都已经具备,而且趋于成熟。魏玛宪法前的宪法主要侧重国家机构的组织,对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涉及比较少。
现代宪法的民主性和人民性更强。一战后,世界主要的二元君主制国家德国、奥匈帝国等都垮台了,钦定宪法大大减少,民定宪法增加。而且宪法内容里更注重保护民众的利益,开始限制资产阶级的利益。
五、体现宪法保障生活的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权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刘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基本案情】
2017年10月26日,浙江某工贸有限公司生产T600D型电动跑步机48台,销售金额为5.76万元。经抽样检测,上述电动跑步机有3项指标不符合产品标准,被判定为不合格。
2017年11月至12月,该公司通过研发创新产品智能平板健走跑步机(以下称走步机),对外以健走跑步机名义进行销售,销售金额达701万余元。经抽样检测,上述走步机所检项目符合固定式健身器材的国家标准,但有三项指标不符合跑步机的国家标准,被判定为不合格。
【案件办理情况】
2018年2月,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该公司经营者刘某立案侦查。2018年12月,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经审查,依法退回补充侦查2次。
【典型意义】
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刘某公司生产的走步机系创新产品,而非伪劣产品,对该部分事实不认定为犯罪。该公司之前生产、销售的48台不合格电动跑步机的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但销售金额仅5万余元、主观恶性较小,且经调查未发现消费者人身、财产受损的情况,社会危害性较小。刘某经营的公司属于创新型企业,正处于升级发展的关键期。检察机关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于2019年4月对刘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六、ai如何改变我们的生产与生活?
什么叫人工智能?顾名思义人工智能是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上实现智能,或者说人类智能在机器上的模拟或者人们使机器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智能,它是在神经生理学、语言哲学、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
这门学科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生产的影响。
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能够代替人类从事各种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这些技术使用到社会生产过程中,可以使很多行业实现自动化,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人工的投入,改善劳动工人的工作环境,并且由于计算机控制,大大提高工作效益,实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提高公司利润。
人工智能技术为人类文化生活打开了许多新的窗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对于文化生活质量的追求。
比如全新的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将会极大的提高人类的视觉体验,这些技术必将对影视行业、图形艺术、广告和社会教育部门产生深远的影响。
比如现在的3D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3D电影的问世极大地提高了观众的视觉体验,给我们带来了十分震撼的视觉冲击,而在人工智能问世之前是不可能实现这种技术的。
思维方式与观念的变化。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推广应用,将影响到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并使它们发生改变。
例如,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使得机器具有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用户可以使用这种技术处理很多复杂的问题,比如工程中常用的一些解决问题的分析软件,软件可以根据之前输入的逻辑关系,帮助人类模拟和分析一些复杂的问题,而且效率和准确率都比人类直接计算要快的多。
再比如华为云所提供的云存储技术就颠覆了以往的存储理念。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提高都有巨大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技术的进步,这种影响将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还有一些影响,可能是我们现在难以预测的。可以肯定,人工智能将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七、国史与宪法?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一部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精神的宪法。它包括序言、总纲、国家机构、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4章,共106条。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结合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宪法中得到正式确认。这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宪法,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
八、宪法在生活中的事例?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们经常进行的换届选举投票就是我们在履行宪法规定的权力和义务
九、1954年宪法与1982年宪法的异同?
1954年宪法与1982年宪法都具有话语系统冲突和制度设置缺失的缺陷,但1982年宪法通过二十多年渐进式局部变迁,在改善和克服这些文本缺陷的同时较好地发挥了实效,1954年宪法则因为没有及时适应变迁的社会现实而遭毁弃。两部宪法实效差异的启示在于:我国宪法文本在制定之初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存在缺陷,必须通过宪法文本的变迁予以改进。
十、大陆宪法与海洋宪法区别?
一、法系本质形式不同
大陆法系是指欧洲大陆上源于罗马法、以1804 年《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各国法律,所以大陆法系也称罗马法系或民法法系。1896 年,德国以《法国民法典》为蓝本,制定了《德国民法典》,该法典以后为一些国家所仿效,故大陆法系又称为罗马一德意志法系。
海洋法系亦称“普通法系”、“英国法系”、“判例法系”、“英美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指英国从11世纪起主要以源于日耳曼习惯法的普通法为基础,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法律制度以及仿效英国的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
二、法系包含范围不同
属于大陆法系的除法国、德国两国外,还有奥地利、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瑞士、西班牙、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以及亚、非、拉部分法语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而法国法是大陆法系的代表, 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海洋法系包括美国、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的个别国家和地区。是西方国家中与大陆法系并列的历史悠久和影响较大的法系,注重法典的延续性,以传统、判例和习惯为判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