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多少年?
一、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多少年?
恐龙是中生代的代表性和标志性物种,在地球上生活了约1.65亿年。
中生代从约2.4亿年前的三叠纪开始,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结束,时间约有1.75亿年。但在中生代三叠纪早期,只有原始的爬行动物,恐龙还没有出现。恐龙是在约2.3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才出现的。历经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直到距今6500万年前才灭绝。在地球上共生活了一亿六千五百万年。
二、蜜蜂在地球上生活了多少年?
蜜蜂在地球上存在了一亿多年。根据化石资料,黄蜂在1亿年前即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已大量发现,而蜜蜂是从第三纪古新世时期的黄蜂进化来的,变异的黄蜂改变了捕猎其它节肢动物幼虫的肉食性习性,成为采集百花花粉及花蜜饲喂幼虫的素食习性,它的出现与白垩纪晚期显花植物的繁盛密切相关。
三、鸡在地球上生活了多少年?
鸡在地球生活了多少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鸡是人类驯化而来的,如果单独用驯化的时间来讲,这里面也存在了很多的分歧,鸡这个物种的祖先,学界普遍认为是红原鸡。
四、蜈蚣在地球上存活了多少年?
蜈蚣在地球上存活了三亿年。
远古蜈蚣是一种诞生于三亿年前石炭纪的昆虫,实际上看起来就像是普通蜈蚣的放大版,整体长度可达3米,几乎是普通蜈蚣体长的数百倍,因此它在当时几乎是没有对手的,并且它不仅长相恐怖,也和普通蜈蚣一样拥有着强烈的毒性,尤其是在遇到攻击的时候,这种毒液会导致猎物出现皮肤溃烂的症状,极为凶猛。
远古蜈蚣可不像巨型马陆那样软弱,它往往会在受到威胁的时候主动出击,很快就会从自己的臭腺中分泌出毒液,而这种毒液不仅会使皮肤红钟腐烂,同时还会散发臭味,如果不进行处理,伤口就会继续处于灼烧状,从而变得异常的疼痛难忍,因此在远古蜈蚣vs远古马陆时,蜈蚣也是更胜一筹。
五、蟑螂在地球上存活了多少年了?
蟑螂的学名称为蜚蠊,属昆虫纲、直翅目、蜚蠊科. 蟑螂的历史悠久,人类在地球上只有 300 多万年的生活史,而蟑螂已经生活了 3.2 亿年(即 32000 多万年),属于化石动物,蟑螂和恐龙是一个时代的生物. 因为恐龙时代的生物只有蟑螂生存下来了,如果不是因为繁殖太快、太多、太广,蟑螂一定会像大熊猫一样,成为珍稀保护动物.(或许,现在好多没有人类生存的外星球上,蟑螂已经安居乐业好多年了!) 全世界蟑螂的种类约 3500 种,大多生活在野外,只有少数几种随人类的生活而迁徙于居室,干扰人类的生活而成为害虫,蟑螂的名称多以地理名命名,但不是指原产地,而是命名人所依据的标本采集地,如美洲大蠊、德国小蠊、日本大蠊等. 随着人类筑室而居和交通物流的不断发展,蟑螂逐渐成为在地球上广为分布的居室昆虫.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有蟑螂.蟑螂的危害不亚于蚊虫、苍蝇及老鼠,现已成为四害之首,是防治难度最大的卫生害虫之一. 目前我国家庭常见的蟑螂主要是美洲大蠊、德国小蠊、日本大蠊.
六、蜜獾在地球上生活了多少年?
蜜獾(学名:Mellivora capensis)是鼬科蜜獾属下唯一一种动物,平均体长98厘米,雌性平均体长91厘米,雄性肩高39厘米,雌性肩高35厘米,雄性体重9-14千克,雌性体重5-10千克。背部为灰色。它的皮毛松弛而且非常粗糙,体型和獾的体型相当,其寿命可达24岁。
栖息于热带雨林和开阔草原地区,独居或成对生活,多在黄昏和夜间活动,白天在地洞中休息。杂食性,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为食,可捕食剧毒蛇,尤喜食蜂蜜。与响蜜鴷具有典型互惠行为,常跟随善于发现蜂巢但不能捣毁蜂巢的响蜜鴷,用利爪捣毁蜂巢,分享蜂蜜,而其厚密粗糙的皮毛可以抵御蜂群的攻击。性凶猛,生存力强;具同类自残现象,幼崽存活率仅50%。
七、海参在地球活了多少年?
据史籍记载,海参已有6亿年历史,比原始鱼类还要早的前寒武纪时期就开始存在了。由于年代久远,古生物学家用于海参的骨片化石进行地层划分和研究的重要依据。几亿年的历史演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则,海参积累大量丰富营养成分,形成了几乎完美、均衡合理的营养结构,它的价值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国内海参有南北之分,北方以大连和威海最优,南方以福建为代表,正逐渐形成新兴产区,但是南方海参品种较多较杂,海参越往北品质越好,不及北方海参口感好。
八、恐龙活了多少年?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的一类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大部分恐龙已经灭绝,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 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恐龙”一词是生物学家对英文Dinosauria即“恐怖的蜥蜴”的翻译,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恐龙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在大灭绝中脱颖而出,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在1861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羽毛痕迹,这显示鸟类可能是恐龙的后代。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K恐爪龙类恐龙的直系后代。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唯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主张它们应该分类于同一纲之内。 鳄鱼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恐龙与鸟类远。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主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二叠纪晚期,并在三叠纪中期成为优势水陆两栖动物群。 恐龙(不包含鸟类)是群生存于陆地上的主龙类爬行动物,四肢直立于身体之下,而非往两旁撑开。 许多史前爬行动物常被一般大众非正式地认定是恐龙,例如:翼手龙、鱼龙、蛇颈龙、沧龙、盘龙类(异齿龙与基龙)等,但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龙。 有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0.66亿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时,正值恐龙生态系统较脆弱时期,遭遇小行星碰撞所致的环境巨变,恐龙在生活了1.6亿年后走向灭绝。
九、细菌在地球活了多少年了?
地球年龄的最佳估计值为45.5亿,病毒、细菌等已存活了30多亿年,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只有200万年,这三个数据至今没有绝对性的数值。其次探讨下问题的陈述,第一人类主导地球是站在人类角度的主观判断,可能站在蚂蚁的角度蚁后才是世界的主导,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不同,人类也会受限于种族本身的思维模式。
第二人类是细菌操控的傀儡并不认同,人类是真离不开细菌,对很多细菌来说人类也是唯一宿主,而世间万物本质都是共生关系,时时刻刻在交换生命能量与规律密码,或许当细菌的编码成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指令时,可以这么说。
十、乌龟在地球上存活了多久?
乌龟在地球上已经存活了2亿多年。
补充资料:
乌龟隶属于龟科、乌龟属的一种。有时特指 乌龟别称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是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是现存古老的爬行动物。特征为身上长有非常坚固的甲壳,受袭击时龟可以把头、尾及四肢缩回龟壳内(除海龟和鳄龟)。大多数龟均为肉食性,以蠕虫、螺类、虾及小鱼等为食,亦食植物的茎叶。中国各地几乎均有乌龟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各省的产量较高。广西,山东各地也都有出产,尤以桂东南、桂南等地数量较多。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巴西和朝鲜。